本周推荐

主页 > 中医医学 > 中医养生 > 念佛治病与古中医养生

念佛治病与古中医养生

发表日期:2015-04-19 08:36 | 来源 :网络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念佛治病与古中医养生
  念佛治病与古中医养生
 
仁慧居士 许鹏涛
 
一切生理和心理疾病皆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实体。
 
中医和西医的病名皆是名相,归根结底,多由贪嗔痴结合外缘而生。
 
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精神有问题必然影响身体,身体有问题必然影响精神。《心经》讲心无挂碍,挂碍就是分别执着妄想,就是往身上挂疾病。修心治病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心无挂碍则身体气机顺畅,外邪不侵,百病不生。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穷其我们一生的精力也难能窥其全貌,所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中医的灵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而在中医的学习和临床道路上我是很幸运的,因为有了修习佛法和学习经典古中医的机缘使我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中医临床,我很是庆幸。
 
17岁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我皈依了山西五台山佛教临济宗泰斗因修老和尚,结下了很深的佛缘。从医学院毕业后,我在心理医院开始进入了人类心理的世界,后来去浙江天台山和苏州西园寺学习佛教唯识对心理的治疗。因为家在陕西,有缘跟随终南山广宽法师长时间修学佛法,慢慢的对佛法有了深刻的认识。那时候我开始用佛法审视中医,对佛法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开始摸索和体验。后来有幸拜师于佛教界名老中医彻洁老和尚门下,是我对中医的认识愈加深刻。师傅非常重视经典,对《内经》《伤寒》《神农本草经》运用理解的尤为精深,他曾告诉我一定要学好佛法,学好佛法就会开智慧,开了智慧就可以学好中医。佛法可以说是一种工具,它就像指月的手指,是让我们看见月亮,如果我们去执着和评论手指,就会背离真理。用中医的语言文字来描述中医医道的真相就像用语言文字描述月亮,总比不上直接看到月亮来的真切。如今的中医教材和大多医案都相当于指月之指,如果我们把例题当定理,执着于医案.方剂.乃至学派和经验来临床的话自然会背离医道。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内经》《伤寒》悟到中医真理的方向和核心,就会合于医道。医道是中医的灵魂,如果背离医道,就会丧失整体观念,更谈不上辩证论治,也就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为师傅在对诸多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药物的炮制.配伍及施药方法上常是合于医道而灵活运用或自创.所以对诸多顽疾都能药到病除。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被历代医家称为“医家之宗”,但是唐宋以后,随着中医流派的不断增多,慢慢背离了《内经》的宗旨。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医传入中国,中医受到巨大的冲击。到目前为止,西医已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政界多次要取缔和消灭中医,归其原因主要是认为中医不科学。而中医之所以数千年不衰,多次取缔未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中医的疗效往往胜于西医。其实我们所谓的现代科学只能说是一种准科学,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科学。就如我们用100年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如今的一些高科技发展成果同样是不可思议和不可认同。因为中医以及佛法等诸多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注重内证和悟道,在我看来中医的临床和修行佛法一样,都是内心的领悟和不断的修炼以达到和道的契合。所谓“医者意也”,在中国的文化中语言只是最表层的符号,它描绘的是‘象’,而‘象’则是稍深一层的模型,只有‘意’才是‘象’背后真正需要表达或需要了解的东西。既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就算《内经》《伤寒》肯定也未能完全表达先哲之意。古时学医非常重视”心法“,清代周学霆在《三指禅》中说”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根据我自己的临床体验,我认为中医之医道在心悟,中医之医术在修炼,医道为体难以言传,医术为用在于修炼,但是临床修炼不能离于医道,医道为医之本体,中医医术在临床上千变万化,临机应变,就是为了合于医道。在中医临床上,医道和医术是一体的,是一种分而合合而分的体用关系。道为术之本,术为本之起用。其实中医医道的核心就是中道,中道可以理解为包含阴阳,体用的关系,而又超越阴阳和体用,是一种分而不分的状态。而”儒道释医“等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也就是”中道“,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瑰宝。名医陈修园说的明白”仲景之方法,犹规矩也,有方外之方,法外之法,其中奥旨,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贵能超于规矩之外,不离规矩之中,云外神妙“所以说任何语言文字表达的医理.方剂及疗法都无法描述千变万化的临床现象,都需要我们深深的体悟医道和修习医术。
 
其实佛法和中医都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是一种二而一,一而二的体用关系,所以念佛可以破无明,也可以调整身体的气机。可以熄灭贪嗔痴,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我们古中医的养生更是非常注重心性的调整,因为负面的阴性的情绪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阴性的体质,引发很多疾病。也就是说我们调身不忘调心,调心不忘调身。调身可以改变心理,调心可以改变身体。
 
释仁慧居士于龙城
 
念佛治病
 
 
一、缘起
 
  阿弥陀佛,各位菩萨,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缘来到这里和大家一块学习讨论感到非常高兴。这次呢,我主要谈一些我对念佛治病和中医养生的体悟。这一次来这里的因缘呢,主要是张居士安排,之前呢,张居士想请我来富民给他母亲看病,后来张居士的慈悲心希望我能把我对佛法治病和中医养生的体悟和大家来分享。所以呢才有了我和大家的这次因缘。我是从18年前开始学修佛法和中医,和大家一样都有一些感悟和体验,这次讲的内容呢准备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可能会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大家随时可以指正。
 
二、疾病的产生
 
首先呢我们看一下黄帝内经中对疾病的看法,上古天真论讲“上古之人,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适时回避,恬淡虚无,真气深藏,精无妄伤,神无妄动。如此,病怎么会有呢?”
 
那现在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吹空调开到很低贪凉,出汗后吹风扇,以及吃冷饮,把邪气引进我们的身体导致反复感冒头痛慢性鼻炎,甚至得风湿类疾病等。我们想尽各种办法去享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寻找刺激,要吃香的,喝辣的,看暴力的色情的,听靡靡之音,晚上上网打游戏不睡觉,欲望纷飞,精血耗散,导致肾脏里的真阳不藏,引起失眠,抑郁症,青春痘,满脸是斑,痛经,肥胖等,对中老年人就会因为阴盛阳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尿毒症等。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共业和我们自己的业力和现在的环境这个缘造成的。为什么在30年前这些病没这么多呢,因为那时候致病的外缘没现在这么多,不学佛的人心都是跟着现象和环境走的,无明覆盖了智慧,不能主宰自己的心。别的小孩吃肯德基,就给自己的小孩也吃,最后小小年纪就得了肝病。别的小孩学奥数,英语,钢琴,就不管小孩感受让孩子拼命学,有一个孩子得了冠军,老师问他最想干什么,他说最想杀了自己父母然后自杀。现在的教育体制对小孩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好,所以在北京有一对父母都是研究生毕业却放弃工作把自己的小孩带到终南山隐居,让孩子学习三字经。还有一对家财万贯的父母放下生意不做,带着自己的儿子到净空法师办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常住学习弟子规。其实如果想让小孩健康发展参加一些国学班或书法班就挺好的。我们的张居士现在就在教小孩书法,因为书法和念佛一样,可以静心,何以止息我们的妄念,培养自身的真气,是养生明心的非常好的方法。
 
那么导致疾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摩诃止观》卷六中说:“无明心与法性合则有一切病相。”
 
现时代,导致疾病的具体原因更多更复杂,但总的原因仍是我们的无明。我们共业所感的环境不断被我们自身所污染,从而导致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呼吸的空气受到污染,环境的破坏,引起气候的异常,地球上的“四大”就不调和,我们人身随之也四大不合。我觉得地球的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地震和洪水,雪灾等和现在人们的贪念有很大关系。要满足我们的欲望需要大量的能源支配,而我们对煤炭石油的无限制摄取就让地球四大不和,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其实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大量种植麻风树就可以用来发电,用来代替石油,质量又好又环保,可以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我们不断的放纵自己,抽烟,喝酒赌博,麻将,熬夜,纵欲。各种烦恼难以挥去。我们的业力与环境外缘的综合作用结果,导致各种新病怪病层出不穷。要改变这种状况,防患于未然,就要在因地上下功夫,从心地根本上入手,不能等疾病来了,才急着去投医、忏悔。
 
《四部医典》记载人的病有三种。一.今生所生的疾病;二,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三以上两种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等三种。今生所生的疾病,系由病因与外缘具备后引起的疾病。比如没带伞淋雨着凉感冒等。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残疾等。我们大部分的疾病都属于第三种就是业力与外缘所致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
 
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人的病总的根本的原因是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理解无我的本性,从而产生了无明,无明产生了贪嗔痴三毒,破坏了脏腑的阴阳平衡,产生了各种疾病。
 
俄罗斯《生命与安全》杂志2003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萨斯-远远不仅是病毒”的文章,从社会生态学角度对非典进行了解释。文章作者固班诺夫,是一位俄罗斯社会生态学国际研究院的学者,他表示,通过一系列试验和实践,他们得出了独特而有趣的科学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病毒)实际上是一种载有精神道德方面资讯的生物,而只有它的一小部分才是我们了解的生物(物质)的方面。所以现代的医学只是在试图治疗病毒的生物(物质)的一面。而不是清除病毒的根本。”
 
作者表示:通过对于爱滋病、肝炎包括萨斯等流行病的独一无二的产生及流行方式的研究发现,而被感染的人很多都没有接触过感染源的。这位俄罗斯学者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任何疾病,都是患者精神道德方面溃败的结果,其次才是患者机体外壳损伤的开始。
 
说到这里,其实中医治病经常也是针对疾病的精神的,比如感冒引起肺炎发烧,我一般是用麻桂石甘汤加减来治疗的,非典的时候国家卫生部治疗非典的中医处方就是这个方的加减,效果非常好。但是这个方没有针对非典病毒的药,主要就是针对经络的用药,因为中医认为病毒在肺部,病毒的灵魂在经络,所以克制了病毒的灵魂,病毒就没有伤害身体的能力了。
 
其实我们很多业力导致疾病的原因也在这里,特别是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病灶,其实在我们的心性上仍然有一个相应的病灶。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我们一般通过念佛,忏悔,打坐,修炼,放下了执着,也就切断了两个病灶之间的通道,身体的病灶就自然消失了。这一点不是假设,我们中医有内证的老师通过内证修炼已经证明。
 
我们人类从诞生就开始追求健康,通过养生,饮食,医疗等各种方法寻求健康,可是据最新统计中国目前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为什么一直都得不到真正的健康呢?因为我们在寻求健康的同时,在用更大的力量制造疾病。我们的身体受到各种不健康甚至有毒饮食的伤害,而制造疾病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心对贪嗔痴的执着会扰乱我们脏腑的功能。
 
中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确定了”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的医学模式,而现在我们几乎只剩下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黄帝内经》中《灵兰秘典论》是专讲心的重要性,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可见心的重要性。此篇中说的”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之数“就是心理的活动,它刚发端时并不明显,只有一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我们并不能完全感知,其实这里面就有了贪嗔痴的微细的治病因子。这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持续不断的发生,就可以成倍的放大,最终影响到人的形体,产生脏腑功能失调下降甚至器质病变。而《灵兰秘典论》的大义未被后人重视,后世医家治病重在用药,调节情志的方法很少,时有利用五脏七情的生克去用药,而未从根本上去治心。
 
我们的心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而致病,而这种不良情绪随着我们的认知往往会成为一种不良习惯,慢慢的就变成了我们的习性,这种不良的习性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的意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所以当习性中的不良情绪作为治病因子伤害我们的脏腑时,我们多不能完全感知也难以控制。在情志致病时,我们后天的不良习性和先天的秉性会共同作用,这种致病的过程往往因为发生在我们的潜意识层次,不易被我们觉察,佛教称之为业力致病。佛教认为心动则五脏震动,百脉沸腾,周身不安,即由于内心的杂念和妄想激荡了我们的身体机能,所以才有很多疾病的产生。当我们紧张时说话会结巴,害羞时满脸潮红,害怕时尿裤子,心烦时可能整夜失眠,生气时出气粗甚至引起血压升高乃至诱发脑溢血等。我们总以为这是临时现象,情绪一过去就会正常,其时我们的脏腑这时已经有了病变,只是不易被我们察觉。就如风邪侵入我们人体致病我们大多没有明显感觉,只有问题严重了我们才知道。
 
其实我们心中的每一个念头、感觉、情绪、和信仰都会在我们的脑中产生神经电流。在一瞬间通过神经纤维传播到我们整个的身体。激烈震荡着身体内每一个原子的运动,改变了分子的结构,然后刺激每一神经分泌神经激素,触动每一腺体分泌腺体激素,进而决定着每一个细胞的生死。所以我们的每一个想法都会改变细胞的运动和决定它们的生死。
 
黄帝内经讲: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在他的手下,宰相(肺)、将军(肝)、谋臣(胆)、使臣(膻中)、地方官(膀胱)以及那些管粮仓的(脾)、管水利的(三焦)、管制造的(肾)、管运输的(大肠),等等,各级官吏,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人体这个组织才能良性运行。那么要调心,先要识心,认识心是什么,心有了主宰,方可以心制心,能以心制心,则妄念自息。心对于身体上,好的方面可以调和血气,益寿延年。坏的方面,心可以生火,致肝可以引风,火克金,肺即受伤。所以心过劳的人,心虚肝旺,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不交,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就是明白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体性本空,真空妙有,了了分明的真相。心没有了执着,心气相合,自然呼吸平和,血液循环合度,脑细胞就会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促进大脑皮质指导内脏各部组织的功能,各系统都有自我修复和排除疾病的本能,心气和顺,不去扰乱它,脏腑功能秩序正常,各种病症自然消于无形。
 
《摩诃止观辅行》说贪着美好的色、声、香、味、触五种东西,都会产生疾病。因为色、声、香、味、触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和德性。因此,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沈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病。可见凡事以中道为宜,否则贪图睡眠容易造成惛沉;贪求美味,吃过多的高脂、高醣的食物,引起诸多慢性病;凡事若能有所节制,求其适中,则易拥有健康的人生.
 
瞋:《大智度论》卷十四云:“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心起时,血脉贲张,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复发等疾病。清朝普能嵩禅师有一首偈云:“名医化导有来因,疾病伤寒先忌瞋,脉理深微能率性,良方精细度迷津。”医生在为人治病时,要先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比方说,伤寒病最忌讳瞋怒,先将情绪平稳下来,不要起瞋恨心,就比较容易治好。
 
痴:指的是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众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被无明烦恼缠缚身心,而不得出离生死苦海;即使生病,只相信偏方密医,也不愿探究病痛产生的前因后果,加以对症治疗。身体外在的病,容易察觉,但心里的毛病,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而不自知,久积则易成病。现代生理学也认为,忿怒、愉悦、忧愁、恐惧、悲伤、激动等心理反应,会影响体内的生理变化,久而久之,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是具有毒性的。”
 
《庄子》里讲“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提出了气的重要性和内涵。而气以顺为主,气滞则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气血不流通之故。在用药针等方法助气血流通的同时,调心也尤为重要,心空则脏腑秩序正常,一切自化,可以起到交通警察的作用。因为我们先天的秉性和后天的执着贪嗔痴的习性都会从潜意识处渗入我们的意识层次,影响我们的心神,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扰乱了五脏六腑的秩序而治病。《内经》言“一阴一阳谓之道”此内涵也泛指人体内的阴阳要和谐,以及人体内部的阴阳和天地四时的阴阳要和谐。人体内部阴阳在违背天地四时阴阳而生病时,体内不良情志业力导致的脏腑秩序失常往往就成了疾病发生的一个基础的主因或诱因。而这一点比较隐蔽,我们不太察觉,也不为现时代医学所重视。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生气的时候可能几天不想吃饭心里闷的很。我曾经遇到一个患者本来身体很好,因为一次受骗心里生气憋闷,三天不想不吃饭,近三个月放不下,慢慢的胸口由闷到疼,西医诊断为肝癌。这种非常细微的不良情绪对我们身体的破坏我们是很难承认的,这在《黄帝内经》的《灵兰秘典论》中非常强调和重视,可是一直以来中医界都未能很好重视。
 
三、疾病的治疗
 
1.治疗的对象
 
记得在4年前在终南山有一位居士,她在武汉时患了肝癌,当时癌症已经转移到肺脏,乳腺,胰腺和胃五个地方,在武汉的医院说只能活3个月,后来她到终南山圣寿寺找到我师父广宽法师,想在终南山念佛往生。她当时的情况是全身疼痛,肿胀,眼睛和脸都是青色。每天肝区都痛得受不了,特别是一生气肝区就痛得她流眼泪,后来我和师父给她不断进行心理调整,让她明白了烦恼的根源,放下了自己的执著心,加上不断的念佛忏悔和中药的治疗,在终南山住了3年,她基本上就好了,现在回武汉老家去了。
 
佛经讲,心无挂碍,其实挂碍就是执着,就是往身上挂疾病。因为人有执著心,所以除了人以外,没有其它动物会发疯,除非被人逼疯。很多的病都是我们生活压力太大,完全跟着现象走,不能掌控自己的心所造成。这种现象不光指的我们眼睛看到的现象,还有精神现象。心经有一段话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说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缘起性空,没有自性,真空妙有,性相不二的。那么色空不二正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疾病的内涵。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受想行识都是因为业力和因缘而成住坏空。那么我们的疾病同样是缘起性空,是假象没有实体。我们体内的生物分子和动向一般是按照正常轨道运行,病邪是无法侵入的,可是当我们无明使我们自性不能清净,贪嗔痴就会破坏正常的分子通道,疾病就产生了。
 
说道治病,我们得知道治疗的到底是什么?西医一般主要是针对病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其实是一种整体的治疗,一般是根据个体的病灶灵活来治疗的。更重要的是在治疗我们身体同时也在治疗我们的精神。因为疾病的真正内涵是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精神有问题必然影响身体,身体有问题必然影响精神。我们的精神就像电流,身体就如电灯泡,精神是用,肉体是体。体和用不能分割,如果分开人就死了。而灵魂离开人体后他也必须要依附到其他众生。所以有的患者一生气就不想吃饭甚至变成癌症,就如电流过大烧坏了灯泡。而我们身体不舒服时就很容易发脾气,其实是身体气机的作用。也就是说肉体对精神有直接的影响。比如一般妇女在月经前就容易发脾气。所以说治疗疾病必须要肉体和灵魂同时治疗,才能真正的健康。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多误区,人们不是只关注肉体的治疗,就是只关注灵魂精神方面的治疗,很少把两者同等看待,统一治疗。即使一个病是从外在开始的,它的余波也会一直传达到灵魂。我们将一块石头丢进一个宁静的湖,碰撞发生在石头跟水接触的地方,但是它所产生出来的微波会传达到湖的对岸,而石头并没有打到湖岸。如果我们只是治疗身体,那些微波要怎么办?
 
一个人只要生病了,那个疾病的余波就一定会进入灵魂,所以常常在身体已经被治好之后,那个疾病的影子还在,而对于那些余波,目前的医学还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如果我们不去念佛静心,自性清净。医学将会永远保持不完整。我们或许能够治愈那个疾病,但是我们将无法治愈那个病人。
 
其实这也就是现代西医或者一般的中医不能治愈癌症的秘密,因为癌症是一种身体和灵魂的疾病,或者说根源主要在灵魂。当头脑变得非常紧张,执着环境和现象,什么都放不下,它就开始影响身体的组织,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越发达癌症越多,在原始社会里,你找不到癌症,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压力和心计。癌症只能够存在于某种头脑的神经症状态。如果头脑放松下来,大脑中的癌症发射区就停止工作,迟早身体也会跟随着放松下来。就是因为这个事实,所以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出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2.王凤仪先生五行致病
 
根据性格,人可以分为五种:木性人、火性人、土性人、金性人、水性人。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体形、举止、面相、说话音调等方面看出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的人。下面是一个概括:
 
木性人,身材细高,脸形上宽下窄,身体瘦而露骨、胳膊腿上青筋较明显,说话齿音较重;生气时,面色青而带杀气。
 
火性人,体形丰满,枣核形脸、上下尖,中间宽、脸色发红、肉多横纹、毛发稀疏;行动急速;说话的声音较尖,舌音较重;生气时,面红耳赤。
 
土性人,五短身材,背厚、唇厚、手背厚。方脸,蒜头鼻子;动作沉稳踏实;说话鼻音重;生气时,面色焦黄。
 
金性人,身段灵活;长方形脸、颧骨高。面色白、眉清目秀、唇薄齿白;说话声音宏亮,唇音较重;生气时好冷笑,面色煞白。
 
水性人,体形肥胖;猪肚子形脸,上窄下宽,面色淡黑;粗眉大眼、毛发深黑;行动迟缓;说话声音慢长而低,喉音较重;生气时面色阴黑。
 
这五种性格各有优点和缺点,有阴有阳。给五行性格配上阴阳,于是,木性人有阳木和阴木,阳木是木性人可能具备的优点,阴木是木性人最可能产生的缺点,其他依此类推。
 
五种性格的阴面分别导致五脏的疾病五种性格的阴面,就是阴木性、阴火性、阴土性、阴金性、阴水性,这五种性格分别产生怒、恨、怨、恼、烦这“五毒”,怒伤肝,恨伤心,怨伤脾,恼伤肺,烦伤肾,人体的一切病,不外乎肝、心、脾、肺、肾这五大系统,就是由这“五毒”生出来的。这一点是王凤仪老先生的独特发现。
 
阴木性人易怒,就是看到别人违背了自己的意思而大发脾气,或者看到某些事情不合理而愤愤不平,不满的情绪发泄于外,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时人的理智啊什么的全没了,严重时甚至会不顾一切地做出某些蠢事。
 
阴火性人易恨,就是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欲望没能得到满足,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耿耿于怀,没有机会发泄愤懑,便将其藏在心里,伺机发泄,盘算着如何报复,如何出气。这种心情就是恨。严重的恨,会一刻也忘不了,时时刻刻盘算着怎么报复,恨不能马上食其肉而寝其皮。
 
阴土性人易怨,就是当自己受到欺侮或压抑的时候,当事情不顺心的时候,或当自己吃了亏的时候,有苦难言的那种心情。怨,只会怨别人,觉得都是别人不好,自己太委屈了,于是心里越来越憋屈,严重的时候很容易宜忌他人。怨人不会伤人,只会伤到自己。
 
阴金性人易恼,就是在对待自己不喜欢又不能摆脱的人和事的时候的那种心理状态。恼人往往出于嫉妒,总觉得事情不顺心,说不出,道不明;有时做一点小动作,或表现出虚伪,又被人发现了,于是更加懊恼不已。
 
阴水性人易烦,烦是一种窝囊、自卑的苦闷心境。自己无能,做事缓慢,却总是嫌别人不合自己的心意;遇事不果决,好犹豫,好后悔;严重的就是总在自我封闭中生闷气。
 
这五种情绪都是由心产生的。心是皇帝,其他四个脏器是朝廷重臣,心的一举一动,与这四个大臣息息相关。心一怒,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肝承担;心有怨气,造成的一切影响由脾负责;心恼了,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心烦了,肾就得为它买单;心中有恨,那坏了,没人担待得起,它只好自己负责。五脏本来都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的,现在要它们伺候君主,为君主产生的这些恶劣情绪负责,是额外安排的擦屁股的活儿,人家能乐意干么?五脏一不乐意,毒素就存下了;当五脏不堪重负的时候,那可不就伤了吗?
 
于是,心怒了,毒气就入肝了,入肝后最终存在筋里头;心里有恨,毒气入心,最终藏在心血管里头;心中有怨,毒气入脾,最终分布在肉里头;心里恼了,毒气入肺,终于在肺管里头安家了;心烦了,毒气入深,最终藏进骨头里。五毒是攻伐五脏的元凶,而这些元凶是皇帝自己派出来的,这样的皇帝岂不是很糊涂?所以罪魁祸首是心本身。
 
2.业力致病的原理
 
业,为造作之义。简单说,是指行为、意志等身心活动。人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可叫做业,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叫做恶业。业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思想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称为业力。业为产生果报之因,由业所报之果,称作业果,又称业报。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指由善或恶的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
 
病是业力为根,因缘相会而生,那么病是一种果报。有的人会问:那么什么人生什么病,这是不是宿命而不能改变?不是的,这里需要弄清两个观点:一,病是业力所致,是果报,但并非所有业力显报时只会显现病态,有的人一生中不顺,有的人六根不具足,有的人丑陋不堪,有的人愚昧无知,有的人暴死灾难等等,都是果报。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生业所致,这本身就是一种果报。人世间美丽、丑恶、福报、贫困以及一切,都是果报,都是人的业力所致。业力可以致病,但并非只能致病。
 
再一个观点就是,佛法的原理告诉我们,业力自身不能独立完成业报,必须与外缘相合。当人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四大之身出现不调时,业力自然随缘相合成病。再换一个说法,如果把业力看成是先天(前世)的,那么缘就是后天(今世)的。先天是根本,后天是条件。譬喻一个人常年忧虑,什么事都想的很坏,那么业力与这种思虑缘相合,这种人就很容易患肠胃方面的毛病。又譬喻一人长年纵欲,脾气很大,那么业力与这种缘相合,此人就可能犯糖尿病。也就是说,人要生病是肯定的。因为作为果报显示的人生都带有业力,但生什么样的病,什么时候生病,这要看外缘而定,并非完全宿业。当然,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外缘,这与因果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为什么要生病,为什么要生这样的病,完全是自作自受。因为业是自己作的,缘是自己造的。
 
我们的业力就是藏在我们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当我们自性不清净,我们的末那识就会把我们第六意识所产生的贪嗔痴不断的存入种子识,使我们的恶业不断膨胀,这时候有坏的恶缘,我们会任由环境和现象的摆布,产生恶报。疾病只是其中一种。
 
业不仅是指过去的行为,它包含了过去和现在的行为。现在是我们过去的结果,我们的未来又将是我们现在的结果;而且我们的现在不完全是我们过去的结果,我们的未来也不完全是我们现在的结果。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又是孕育未来的父母。业的运作就是这样的复杂。
 
那么业是怎么产生的?
 
佛陀在缘起法中阐述说,业行为依无明而生起。业力产生于无明,即不明了事物的本质,是造业的主要原因。
 
与无明为伍的是它的同伙贪,它是造业的另外一个主要根源。不净之业由这两种因素缘起。世间一切清净之业虽然同布施、慈爱、相关联,但它们也被认为是业,因为,他在意识深处还拥有无明和贪欲。出世善意识不被说成是业,这是因为它们消灭了这两种根源。
 
除了佛陀和阿罗汉以外,所有众生的一切有意念的行为皆称作为业。佛陀和诸阿罗汉不列在其中,这是因为他们已从善恶之中得到解脱,根除了业的根源。即无明和贪欲。他们了知事物的本质,最终砸碎了因果的锁链。
 
业力是产生人与人不同的主要原因。虽然佛教把这些不等差异归结于业的运作规律,但是,并不认为所有一切皆为业的作用。业力之说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它只不过是佛教哲学所阐述的二十四种因缘之一。
 
佛陀驳斥了‘一切苦乐之受皆由前业所定’的错误观点,他说:
 
“若如此,因前业,人们将行凶、偷盗、邪淫、妄语、谤语、绮语,贪、嗔、邪见,那么,把前业作为根本因素,他们既没有希望,也没有能力,更没有必要奉行或戒除很多事情。
 
3.业力因果运行的程序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句话,每个行为不管好坏都会被我们的末那识存进阿赖耶识。我们的第八识是一个无量的信息库,它能将你无数劫以来,生生世世的点滴信息全部储存进去。现代最高级的电脑所储存的信息容量,也是无法与第八识的存储量相比。如果我们反复地想某种事,反复地爱或恨某一人或事物,这种程序就会反复地输入进去,形成牢固的程序。每个人都有不少习气,而这些习气都是多生多劫反复输入的程序形成的,习气的长期积累形成了个性。为什么同一父母教养的几个孩子,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个牢固的程序之因。这个程序是由自己转世的灵魂所带,并非父母所传。
 
当我们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感触到外界事物后,传给第六意识,它开始分别出好坏、善恶、爱恨、对错、是非等,然后决定取舍。第六意识将分别出的信息传给第七识(末那识),它的作用是往第八识里传递信息,第七识把第六识分别取舍的一切信息,全部无分别储存在第八识这个信息库中。这一切都是自动的,而且在一瞬间,即可完成任何复杂的信息传递和储存。
 
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储存在第八识里。第八识与灵魂是一体的,佛家把灵魂就称为第八识。所谓的转世只是灵体的转世。因此,这个灵体只要生生世世地转下去,第八识里储存的信息就永远不灭。第八识里虽储存了无数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信息,但是不会紊乱。一旦前七识有缘起的时候,第八识里的程序会自动启动,自动进行分析处理。
 
四、念佛治病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没有实体。当我们明白一切事物,体性本空的道理,不执取一切病相时,病就自然好转。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断掉了内心的杂念和妄想,不起妄念时,我们体内生物分子的运行轨道就会正常,一切疾病都会不药而愈。所以《维摩诘经》上说:“一切的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产生杂念。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执著和杂念,就不会病了。”
 
去除妄念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念佛的方法,其实念佛,打坐,拜佛是治疗身体和灵魂的很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以一念代万念,才能安然入定。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用耳根静听念佛的声音把妄念摄住,所以念佛要专注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阿弥陀佛」四字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妄念摄住不动。
 
当我们修到一心不乱的時候,佛号就自然提不起來了。这是什么緣故呢?因为我们念佛的心还是妄心,有能有所,即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能所相对,都是妄心。假如我们真的持到一心不乱的時候,身、心和世界就统统空掉了,虚空也粉碎了,而真实不虚的天真本性就会全体显露出來。

小编推荐:
曾国藩的中医养生
彭鑫博士:八荣八耻与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大
中医养生:秋季养生小常识

 

我爱素食网

养生热点:
  • 推荐内容
  •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热点排行

    热点推广
    素食图片